小说番茄网

首页 > 小说 > 骥行三国 > 第204章 王濬造船

第204章 王濬造船

作者:赵不言

马良甚至就连造船的经费都不用赵骥出,他这位骠骑将军本来就是来当后勤官的,虽然麾下没有几个战兵,但汉中的钱粮却尽在他掌管中。

打造船只是马良的分内本职,而且以后天子还都长安时也少不得要用船运输物资,一切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合法,宗预在核实王濬的身份后也打消了疑心,回过头来吩咐府中属官全力配合好骠骑将军的工作。

随着木料到位,在马良这位行政好手的管理下,战船的建造进程开始加速。

这日,马良拿着造船图纸有些不解地问王濬:“士治,这船别的都没什么,就是船底颇为与众不同,不知为何这般设计?”

难怪马良不懂,因为汉代的船只都是平底船,不仅航行阻力大,而且遇到风浪时极易倾覆。

根据《江表传》的记载,孙权曾在武昌试乘一艘名为“长安”的巨船,但长江上突起大风,眼看船只就要倾覆,孙权急忙下令把船驶往罗州,好在随行的牙将谷利拔刀威胁舵手不准听孙权的命令,让舵手听自己的,把船驶往了樊口,这才避免了一出船毁人亡的事故。

按《江表传》的记载,这是艘可以乘坐三千人的、在当时堪称巨型战舰的大船,居然能在长江上就被风吹得险些倾覆,平底船的缺点由此可见一斑。

在赵骥给马良和王濬的船只图纸上,战船的船底都是尖底,这种设计的船只在水中航行阻力小,易于破浪,航速更快,而且遇到风浪时的稳定性更是远胜平底船。

赵骥同时还针对汉代的船艏进行了改良设计,因为汉代船只的船艏也多是平的,不仅适航性差,不抗风浪,航速低,还非常不利于航行中的转向灵活性,调头半径也更大,而水战中船只能否灵活操作至关重要。

除了改良船型,赵骥还要求在船艏部加装包铁的撞角,在船身两侧加装拍杆,同时在船舷安装形似拒马的尖刺,防止吴军水兵跳帮。

吴军水兵的战斗力远胜新招募的汉军,要是打接舷战的话,青铜段位的汉军肯定不是王者段位的吴军水师的对手,所以赵骥一开始就打算靠着船只性能来辗轧取胜。

跳帮?接舷战?恕不奉陪。

当然,汉代水战想要完全避免接舷战也是不可能的,所以水兵质量仍然不容忽视。

益州地处内陆,不易招募到见惯大风大浪的优质水兵,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有优质兵源地。

赵骥为此特意让曾经担任过巴东太守的刘琰给他的门生故吏去信,从当地招募帮忙招募水兵。

巴东郡,大致就是后世的重庆,此地扼守长江出川峡口,当地既有宽阔的江面,也有水流湍急的激流段,沿岸的百姓靠水吃水,不乏惯于操船和熟悉水性的人。

吴军水兵打接舷战厉害不是因为他们的武艺更厉害,而是他们更能在剧烈摇晃的船只上保持住平衡,只要能招募到有经年累月水上生活经验的士兵,赵骥相信王濬是可以训练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水师队伍来的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