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是用竹筒装的清水,那竹筒还没有李汲腿骨硬呢,自然早摔了个粉碎,就此覆水难收。
而从来田地多傍水而开,城邑、村落也绕井而成,他们倘若一直避着人走,寻到水源的机会实在太渺茫啦。
这时候他们已然抵达了塬底,就此折向西行。李汲有些不确定地朝前方一指:“同官附近,应该有河流……”
他记得渭水支流石川河的上游,就流经后世的铜川市东,只是不清楚,这世界、这年月,有没有这么一条河流啊。但不管怎么说,李泌所言有理,自己拖着这条伤腿,势难长久,最好找个地方好好歇几天;只是,若不能先找到水源,即便已经把追兵远远抛在了身后,也不敢就此停步啊。
他们的运气倒确实不错,没等天黑,距离同官县尚有七八里之遥,就发现从塬上曲折而下,流淌过来一条浅浅的溪流——肯定不是石川河了,有可能是其支流——于是决定暂且停步,汲水用饭,再做露宿的准备。
李汲请李泌把自己搀扶到溪边,斜躺下来,伸手去攫水。日头虽然西沉,尚有些通红的余晖映在云上,撒向人间,李汲这才得以在水中,第一次亲眼得见此副夺占了将近半日的肉身。
——当然了,过去的李汲不可能从不照镜,自然也残留有自身相貌的记忆,但总不如亲眼得见来得清晰。
李汲此前就已经察觉到了,这具躯体和自己前世所有,身高仿佛,都是一米七五左右——在这唐朝,则记作五尺七寸——不过小年轻才刚十八岁,说不定还能往上蹿。在古代,这就算高身量了,但平民百姓或许五尺不足,贵族官宦中这种身高却也挺常见的。
李泌就仅仅比李汲低个寸许而已。但李汲骨架子挺大,身量较宽,故而若不靠近了比量,在视觉效果上,反倒显得比瘦长的李泌要略矮些。
长年锤炼筋骨,李汲浑身上下都是结实的腱子肉,前世那个健身房里练出来的体格,根本无可相比——终究健身主要目的是健康和美观,而非能打,往往在增肌的同时还要节食和减脂呢。
最直接的体会,一是力气几乎大了数倍,二是自己的腰比前世粗了不少,可惜我那才成型的四块腹肌啊……
至于相貌,两个李汲则毫无相似之处。前世的李汲好歹是个文化人,说不上文质彬彬、白皙稚嫩,只要戴上副眼镜儿,瞧上去就颇有书卷气。此世的李汲则是张娃娃脸,肤色偏黑,五官单摘出来都有些特色,凑在一起却显得平平无奇,并且老实过了份。
这么说吧,光看脸,这就是个不学无能,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的普通乡下少年——李汲可算是明白,为啥李泌那么精明的家伙,也会瞧岔他这个多年相依的从弟了。
还有一点区别,那就是古代男子例不剃须,李汲唇上、颔下,都留着大片短粗的绒毛,因为还从未修剪过,所以显得有些乱糟糟的——倒能一定程度上修饰那张娃娃脸,使人正确地意识到,这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,行过冠礼,甚至起了表字,算个成年人。
他愣愣地瞧着自己水中的倒影,半晌不去攫水来喝。李泌把小半张面饼递给他,神情郁郁地,象是没话找话似地问道:“汝原本是什么相貌?死时多少岁数?”
李汲接过饼来,不禁叹息着回答:“我原本的相貌啊……要老成得多。不过死时,也不过……三十三岁而已……”
他多加了五岁,因为觉得二十多岁就做一军督护,可能比较特殊,恐难取信于人。再者说了,若论见识,难道自己会比两千年前的三旬武夫差吗?
不过这一路行来,二李倒并非无话可说,相反,嘴唇你开我阖,两人间的对话就几乎没有停歇过。李汲是想更多打听此世之事,李泌则怕自己一旦安静下来,会忍不住哀悼兄弟之死,更忍不住将那西贝货一把搡倒,就此弃之不顾。
然而理智告诉他,孤身一人难行远路,目前还离不开那老鬼。而感情也提醒他,终究躯体还是自家兄弟的,且那老鬼,终究救了自己一命啊,受恩而不答报,那还能算是人吗?
故而在溪边暂时歇下,二人方才沉默了少顷,此前则一直对答不休。对话中,李汲判断,那些确乎不是普通的叛军,而该是刺客,目的既非真遂,也不是汝弟——他们就是冲着你李长源来的!
“阿兄在世间,可有仇人么?”
李泌当即苦笑道:“我若有仇人,汝……长卫又岂能不知啊?”顿了一顿,又道:“昔日在朝中,倒也曾写诗讽刺杨国忠和安禄山,但据说杨相已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,而安禄山……他如今在洛阳僭号称尊,哪里会把昔日小小的翰林待诏、东宫供奉记在心上?”
李汲却说:“睚眦必报之人,世间也是有的。”然后又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或许是有人不愿意阿兄去平凉见皇太子!”
李泌点点头:“汝倒也精明——只可能有这么一种解释了。只是无论安贼还是皇太子身边什么奸佞,不愿我辅佐太子,欲下毒手,但我等不经大道,潜伏而行,他们又是如何觅到踪迹,从而半路截杀的呢?”
二人反复商讨,却都难明所以。终究是古代,通讯水平很落后,天上没有无人机,路旁没有监控头,那些刺客更不可能通过手提电话随时接收目标的讯息啊,想要于途兜截一行三人,无异于大海捞针——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呢?
李汲不由得心道:这个“跳板”看起来自身难保啊,我确实得先设法护住他,去见到什么皇太子再说。
嘴里却说:“看那些贼人的意思,倒也没想杀害阿兄,而打算活擒了,去见什么人……”